關注新聞,是不變的習慣;四年前的小小激情,又要再來一次:總統大選

現在所想的,並不是人選問題..而是台灣人,民主素質低落、人民自私自利、政客只討好選票….讓人深感無力。

有時候,壓抑不住時,我會留言(Facebook裡面的Nownews新聞),所幸者,每次都有人贊同。

可是,正如『月暈、群聚、馬太』等效應所言,贊同我者,說不定,本來就是跟我相同立場者,那麼,他是否贊同我,事實上,只是讓我這個發文者感到『道不孤,必有鄰』而已,還能期待輻射效應嗎?

沒錯,我要的,更多!

暫時想到一些『注意事項』,列舉出來,供我警惕,等到完備些,可以考慮在我發文之後,固定加上這些文字。

 

一、客觀(相同條件下討論彼此,同時不以私廢公)
二、國家義務(要求國家給予之前,確認自己沒有虧欠國家)
三、理性討論,不出惡言;以禮相待,彼此尊重
四、先對事,才對人;因為公眾人物避免不了被放大檢視
五、問題出現,務必追蹤解決,做不到的,應該持續檢討
六、位置不同,理所當然想法不同,不需責之以『換位置就換腦袋』,但是要作到『一』,以公為重

舉點例子好了
一、客觀(相同條件下討論彼此,同時不以私廢公)
1.某政客公開說,我是行動派,不會喊口號,被敵對陣營諷刺『競選時的選舉口號』
2.政策侵害到自己權益,以職權關說,甚至刪除預算、封殺提案
3.不給對手發揮空間,一概封殺提案,等自己陣營上台,馬上改個條目通過提案

當然,我是客觀說,無論誰都應該這樣被檢視

二、國家義務(要求國家給予之前,確認自己沒有虧欠國家)
因為最近『吳珈慶』事件,讓我想到的。
『吳珈慶』單方說法有二:撞協打壓,總要活下去,以及『沒有想到服役問題』。

我的想法是:放棄生長的國籍,成為他國國民,就是一種叛國(雙重國籍者心裡沒有國家忠誠,也算),無論是吳珈慶、李開復,或是女兒遠嫁國外、代表台灣出賽奧運的前大陸國手…..都是。

但是,我們在檢討問題時,應該予以尊重,尊重這些人的選擇,此乃國家不幸….除非愛情,只要是利益因素,我都難以祝福!!

以『吳珈慶』為例,個人不相信他說的『沒有想到服役問題』,在這點,『吳珈慶』已經輸了,無論你有什麼天大好理由、被打壓(制度可以檢討,羽翼豐滿想飛得更遠也應該依照既有制度走),你虧欠國家義務,就要放棄國籍,這部份我無法認同。

還有,很多人吶喊著『區區一點錢,就能留住好人才,政府吝嗇』者,我希望你是『正直好國民』,不但盡到任何國家義務,同時以公眾利益為重、有繳稅、違規罰單一張沒漏、從來沒走後門、找民代關說、違法犯紀….等等,那麼,你喊這些話,比較有公信力,我讚佩你。

三、理性討論,不出惡言;以禮相待,彼此尊重
這沒什麼好說的,只要吼叫、粗口、無禮、謾罵,都無法讓人認同你
尊重則是『很多人老是忘了』,就算對方的想法、說法與你『道不同,不相為謀』,也應該尊重對方,不該動輒以鄙視、輕視,罵人豎子、笨蛋、白痴、智障...這些都沒必要。

四、先對事,才對人;因為公眾人物避免不了被放大檢視
1.可以的話,當然要對事不對人,但是『任何事情的根源,都是人為』,因此我認為,先討論事情,才討論人(人力資源的運用請參見相關人資管理)
2.基本上,身為公眾人物當然還是有隱私空間,只是,身為公眾人物『通常』是自己的選擇,已經失去了『要求身為平凡人』的隱私權,因此,被『放大檢視』變成無可避免,以更高的道德標準看待自己,會死喔?

五、問題出現,務必追蹤解決,做不到的,應該持續檢討
所謂的『新聞熱度』問題。
如果問題出現不加以解決,政客樂得有新的新聞來掩蓋自己的疏失,久而久之,無人聞問,問者石沉大海,尤其是芸芸眾生,大多缺乏強硬後台支持,就算大聲疾呼也枉然。

要進步,不只是要發現未來軌跡,過去的錯誤也應該好好彌補,這部份怎麼做?我也沒辦法。
(多年前個人提過,競選連任者,競選公報有『前任政見』,讓民眾對照,一點小動作就有大進步)

六、位置不同,理所當然想法不同,不需責之以『換位置就換腦袋』,但是要作到『一』,以公為重
必須說明的是,以公為重,而不是討好選民,那麼,『換位置就換腦袋』是應當的,這表示你忠於職守,沒有懈怠公務;敵對者不需要以『換位置就換腦袋』來責怪,反倒應該好好想想,他換腦袋為的是什麼?為了選票?那就值得討論;為了環境的未來?那麼,『朝令夕改』又如何?

錯誤的政策,懂得轉彎,就值得正面看待,但是要計較當初為什麼錯誤?
個人贊同官員政策有責任追溯期、連坐法,這樣一來,官員才能全心為民。
(責任追溯期只是個想法,我不懂怎麼實現;至於連坐法很簡單,大家都會)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我只是一個平凡的憂國憂民者,不但沒有後台,連生活都相當困頓;但是我樂於助人、守法守紀、沒有虧欠任何人(感情債我不會算,跳過好嗎!?)

如果有誰看到本文,歡迎潤飾、提出意見給我,當然,挑戰也歡迎,尊重不是喊假的,為了更好的環境,從尊重開始,公眾為先,希望台灣更美好的未來有我的一點點小貢獻(做夢,誰會理會凡夫俗子?)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白頭翁,K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